15
?
?
?
?
?
迄今已發現的張掖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連山北麓,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白銀鄉為中心,東經99°30′~100°20′、北緯38°40′~39°10′之間,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間,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5~10公里,分布面積在410平方公里以上。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艷的丹紅色和紅褐色,相互映襯各顯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奇妙風采,把祁連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嶺橫生,五彩斑斕,當地少數民族把這種奇特的山景稱為“阿蘭拉格達”,意為紅色的山。
張掖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區位于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北距張掖市區35公里,南距肅南縣城5公里。本區丹霞地貌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沿梨園河兩岸及其各支流(溝)連片分布,分為南北兩大群,中間夾張掖綠洲盆地,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
北群地勢相對平緩,主要以單斜脊為主,以山體紋理、脈絡清晰見長;南群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稱奇,是張掖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區。
按照區域的相對集中度,又可以劃分為五個小區:北岸的肅南大河鄉冰溝—神鷹大峽谷—榆木溝丹霞地貌小區、南岸的肅南康樂鄉大小勒巴溝丹霞地貌小區、肅南白銀鄉熬河彩色丘嶺—蘆葦溝丹霞地貌復合景觀小區、肅南紅灣寺鎮白莊子大紅山丹霞地貌小區、臨澤南臺子丹霞地貌小區。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是張掖丹霞地貌中分布最廣、發育最好的丹霞地貌類型,尤其肅南白莊子一帶是全國丹霞地貌精品中的精品,分布之廣、種類之多屬全國第一,白莊子大紅山就是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