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人口迅速膨脹,山丹縣城中的諸多弊端逐步顯露: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常住人口已達10多萬人,城市顯得越來越擁擠,城中村問題帶來擴展開發成本高、道路狹窄、布局不合理、交通擁擠、街道臟亂差……現有城市的管理模式,配置資源、集聚生產要素的能力不足。
同時,處在交通要道上的山丹是全市的東大門,是全市的“門面”和“臉面”。就山丹在區域經濟中的作用、地位而言,必須跳出現有城市管理窠臼,站在更高的層面搞城市建設。
就山丹自身發展而言,針對當前城市管理發展的種種阻礙,也只有打破老舊的城市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上創新舉措,才能為這座城市未來發展找到突破口、提供新平臺。
顯而易見,改造老城區、創建新的城市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為經濟發展構筑更美的載體和空間,是擺在山丹人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對城市的科學發展進行深入思考之后,山丹的決策者認為:必須以對全縣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立足山丹崛起謀劃長遠,反彈琵琶,大膽創新,突出依法行政,突出創新驅動,突出創先爭優,突出城鄉一體,突出民生為本,改革城市管理體制,轉變城市管理方式,擴大城市管理覆蓋面,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隨著該縣大力創新“城管+公安”管理體制、推行“街長制”機制、構建便民服務矩陣等行動的開展,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城市一天天變凈、變綠、變靚,市民的獲得感也一天天增強。
“城管+公安”,激發城市管理新動力
如何抓好城市管理?近年來,山丹縣堅持以改革創新為統攬,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形成了從組織構架到責任體系、從實施方案到保障措施等一套完整規范的工作布局。
該縣縣委、縣政府推動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城管+公安”深度融合的綜合執法模式,建立“1+N”聯動聯勤機制,縣公安局長兼任城管執法局局長,抽調15名公安、交警全力配合城市管理日常執法,全面提升我縣城管執法水平。實行“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將縣城規劃區劃分為6個網格,市容環境執法大隊下屬6個執法中隊中隊長兼任網格管理員,中隊隊員實行定崗、定責、定路段,細化標準,責任到人,對人員、管控區域與難易程度進行界定和匹配,最大限度增強網格化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城市管理精細化。結合工作實際,打破傳統的八小時工作制,建立城區執法人員“錯時制”工作制度,將主要執法力量放在早、中、晚時段上,實行“錯時制”與“日常制”雙管齊下的管理方式,重點治理亂擺亂放、占道經營、亂搭亂建、渣土運輸等城市頑疾,市容市貌得到明顯改觀。嚴格實行“721”工作法,即讓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切實解決社會各界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努力消除各種“城市病”。
街長制,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
城市的痛點在哪里,城管工作的重點就在哪里。
該縣在城市建設上,把改造提升老城區、精心建設新城區,改變“老、土、亂”的城市形象,拉大框架,提升品位,優化環境,打造山丹崛起的“龍頭”,提升山丹的開放度,打造拉動通道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作為努力方向,賦予這座城市的面貌與內涵諸多新期待。
縣城管部門以創文、創衛工作為推手,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群眾反映最突出、最強烈的問題,持續開展“最嚴城管”整治,各類城市亂象得到有效整治。
在此基礎上,該縣探索建立“街長制”管理新模式,充分發揮縣級領導統籌協調、職能部門聯動、街巷屬地管理的作用,城市規劃區主次街道和背街小巷采取“一街一長”負責制管理,推行集服務、監管和執法于一體的“1+N”管理運行模式,精確定位、精準定人、精細定責,實現網格全覆蓋,工作零縫隙,服務零距離,訴求全響應的工作目標,有效解決“門前六包”責任制落實不到位、道路交通秩序管控不嚴格、環境衛生整治不徹底、門頭招牌設置不規范、流動餐飲衛生安全監管缺失、臨時攤點群管理手段創新不夠和行政處罰及行政治理手段寬松軟等問題,努力改善城市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為建設“五型”山丹,努力創優外部環境。同時,該縣按照“狠抓重點、攻克難點”的要求,以整治市容環境“臟亂差”為突破口,持續開展市容市貌、大氣污染、戶外廣告等專項治理行動,不斷加大城區市容市貌整治力度,以說服教育和嚴格執法相結合的方式,從嚴整治店外經營、流動攤販、亂貼亂畫、渣土運輸、商業噪音、油煙燒烤等行為。通過整治,共入戶宣傳登記3100余戶,下發立即整改通知書912份,取締占道經營、店外經營、流動攤點293余次,實現了城市面貌干凈、整潔、有序,市民的滿意度和歸屬感明顯提升。
轉作風,樹立城市管理新形象
隨著城市管理的日益重要,城管職能的日益強化,更要建設一支堪當歷史使命、不斷發展壯大的城管隊伍。
曾經,文化街水果攤、小吃攤、抄撥拉攤占道經營近20年,成為城市的一道頑疾。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強有力支持下,城管執法局一班人外樹形象,內強素質,圍繞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城市規劃管理、城市綠化管理、市政管理、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七個方面的硬骨頭,實行集中排查、錯時執勤、巡查值守和無縫隙監管措施,重點對流動攤點、店外經營、占道經營、戶外廣告、亂停亂靠、油煙污染等城市管理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治理,青年步行街、文化街、龍首東路等街面違法占道亂象得到全面根治。特別是對不聽勸阻、無視法律、長期盤踞在文化街、青年步行街違規占道經營攤位進行了清理整治,得到了廣大市民的普遍贊譽。
山丹縣進一步健全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制定《城管執法人員廉潔自律規定》,要求全體執法人員廉潔自律,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等違規違紀行為。進一步完善《考勤制度》《請銷假制度》等規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逐步樹立城市管理執法隊伍良好形象。嚴明工作紀律,要求執法人員始終堅持“三個必須”,即:面對惡語相向必須“忍”得??;出現情緒波動必須“控”得??;發生緊急情況必須“穩”得住,努力做到嚴格執法,文明執法,規范執法。制定《山丹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推進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的實施方案》,強力推行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配備對講機、執法記錄儀、照相機等執法裝備,強化了執法全過程記錄,保障執法工作規范、公正、文明開展。結合“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公布投訴受理電話和郵箱,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嚴肅查處執法不規范、執法形象不文明等行為。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5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01024? 隴ICP備11000452號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