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縣堅持提高脫貧質量與補齊發展短板并舉、鞏固脫貧成果與剩余貧困人口脫貧并重,持續下足精準精細精微的“繡花”功夫,聚合各方資金和力量,著力培育富民增收產業,改善貧困村發展條件,全面落實“一戶一策”精準幫扶計劃,狠抓整改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和“沖刺清零”工作,全縣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農村面貌發生了根本性改善。2019年底,全縣剩余866戶2299人全部脫貧退出,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849元,年均增長10.67%,實現了“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16個貧困村、貧困縣退出摘帽”的目標。
培育富民產業,鼓起群眾錢袋子
這幾天正是種植馬鈴薯的好時節,新壩鎮官溝村建檔立卡戶黃文有駕駛著拖拉機起壟鋪膜,為種植馬鈴薯做準備。這幾年在奇峰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帶動下下,黃文有不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收入也高了許多?!拔业?3畝地流轉到合作社,每年流轉費是5000多塊錢,我們兩口子閑暇時間在合作社打工,一年能掙3萬多塊錢?!?說起現在的收入,黃文有滿是笑容。
該縣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實施“一村一品”“一戶一策”特色產業培育工程,進一步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累計扶持打建日光溫室、鋼架大棚、5428座,年均種植蔬菜、制種、馬鈴薯等高效特色經濟作物40多萬畝;通過“龍頭企業+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帶動貧困戶達到1255戶,16個貧困村落實特色高效經濟作物面積3.6萬畝;扶持貧困戶改建暖棚圈舍808棟、3049間,投放種羊300只、基礎母羊1460只,扶持發展養殖大戶155戶;累計輸轉貧困戶勞動力2206人,實現勞務收入2478萬元,人均達到11233元。積極推進電商扶貧,建成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2家,成立村級服務站136個。大力開展旅游扶貧探索,積極開發鄉村旅游項目,有效帶動1761名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改善生產條件,夯實發展基礎
巷道鎮殷家橋村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不僅改善了耕作條件,也讓村民獲得了更多的收入,今年該村又對1800畝耕地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項目完工后將有效降低灌溉成本?!按笏嘁划€地需要30到40塊錢,滴灌的話只需要7到8塊錢?!贝妩h支部書記王興育說。
近年來,高臺縣通過爭取項目資金和加大縣級財政投入,全縣新建和改擴建通村公路350.22公里,襯砌農田水利渠道135.87公里,架設橋涵180多座,改造舊井42眼,修建塘壩3座,架設高低壓線路10.94公里,新建配電變壓器11臺;設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室129個,綠化美化村莊道路41.2公里,整治鎮村道路299公里。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的重要抓手,認真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1+9”行動方案,大力開展農村“三大革命”“六大專項行動”,扎實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完成新建農村無害化廁所6710戶,建成清潔村莊46個,成立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理事會136個,設置選聘農村公益性崗位578個,農村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
聚力改善民生,增進百姓福祉
走進高臺縣人民醫院住院醫技綜合樓和殘疾人康復中心聯建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裝修。該項目總投資4500萬元,是高臺縣重點民生項目之一?!按髽怯媱?月底投入運行,設置影像中心、檢驗中心、手術室以及增設病床300張,可以進一步滿足老百姓的就醫、康復及養老需求?!?高臺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張軍介紹。
高臺縣堅持教育、醫療、文化、民生保障向貧困戶傾斜,逐步完善貧困村、貧困群眾公共服務體系。全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82%,“兩免一補”教育資助、“學生營養餐改善計劃”等教育扶貧政策實現貧困家庭學生全覆蓋;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達到100%,全縣17家縣、鎮級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基本醫保、大病報銷、醫療救助資金一站式直接結算服務,縣內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行“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全面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相銜接,累計發放醫療救助金1594.75萬元,臨時救助金3031.2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422.27萬元。824戶、2866人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全部搬遷入住,共拆除舊房266戶,占應拆除戶數374戶的71.12%。
創新扶貧方式,增強發展活力
黑泉鎮九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于占全近日領到了410元的股金分紅,“我妻子農閑時在龍樟文化旅游公司的苗木基地打零工一天還可以掙100塊錢,這樣算下來一年也有幾千塊的收入?!?于占全說。
九壩村黨支部書記于秉武告訴記者,與龍樟文化旅游公司的合作,益處不僅體現在直接分給農戶、村集體多少紅利,而且公司還為村民就近務工提供了勞務基地,為全村勞務收入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僅2019年,九壩村村民在龍樟文化旅游公司務工收入超過11萬元。
高臺縣創新開展“扶貧100”保險工作,引導建檔立卡人口全員參保,有效緩解了貧困家庭因病因災因學造成的經濟負擔。扎實推進農業保險工作,貧困戶參保數達到計劃目標任務的109%以上,增強了貧困戶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探索實行“產業項目+金融信貸+合作組織+貧困戶”的精準幫扶模式,整合畜牧項目資金780萬元,采取委托養殖、按利分紅方式,累計為16個貧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兌付紅利119萬元,戶均紅利增收達到1697元。按照入股保本分紅的方式,將50萬元項目資金入股縣佳源蔬菜脫水公司,帶動新壩鎮曙光村發展蔬菜種植達到1000畝以上,村集體經濟年均分紅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9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隴ICP備11000452號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