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網臨澤訊? 近年來,臨澤縣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加大以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為主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動綠色生態農業高效發展。
近日,記者來到沙河鎮化音村,看到四社農戶宋正舉正在和周邊農戶一起對地里的廢舊農膜進行撿拾。宋正舉告訴記者,今年他種了16畝制種玉米,趁著冬灌之前農閑時間對地里的廢舊薄膜進行撿拾,收集起來后送到回收站兌換新膜,既把環境治理了,舊膜換新膜又節省了一些資金,是個互利雙贏的事。
在蓼泉鎮蓼泉村廢舊地膜回收點上,一輛輛滿載廢舊地膜的電動三輪車、農用車正等待驗收、稱重、卸貨。談及廢舊地膜回收,正在交售廢舊地膜的蓼泉村村民安學健告訴記者,以前廢舊地膜除了燒就是翻到地里,不僅污染環境還容易造成土地板結,如今廢舊地膜“變廢為寶”,解決了“農業垃圾”的同時還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益。
“你看,我這一車是從家里40畝地撿拾的地膜,現在趁著冬閑撿拾回來用舊膜兌換成新膜,來年開春就可以少買幾卷?!卑矊W健說。
據回收點負責人安玉芬介紹,她從2018年開始在回收點負責回收廢舊地膜,今年已經是第四年了。通過持續落實廢舊農膜“以舊換新”的惠民政策,她所在的回收點回收的廢舊地膜也從第一年的80多噸提升到了去年的160多噸,農民撿拾地膜的積極性正在逐年提高。
“現在農戶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一年比一年交的多了,今年肯定也比去年只多不少?!卑灿穹艺f。
臨澤縣把清理整治廢舊地膜為主的“白色污染”作為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促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微信、QQ等媒體和網絡的作用,廣泛宣傳廢舊地膜殘留對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危害、廢舊地膜回收資源化利用和促進農業清潔生產的重要意義。同時,指導農民群眾選用高標準地膜,大力倡導“地膜增產增收、殘膜回收利用、資源變廢為寶、農業循環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按照“縣有加工企業、鎮有回收站、村有回收點”的目標,建成“十有標準”的廢舊地膜鎮級回收站24個、村級回收點47個;扶持2家地膜生產企業,完善廢舊地膜加工生產線,加大廢舊地膜回收力度,加工廢舊地膜1200噸,生產塑料顆粒120噸。至目前,回收廢舊地膜1880.83噸,回收利用率達84.95%,回收廢舊棚膜1010.03噸,回收率為98.45%。(汪永凡 鄒世強 勾媛媛)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