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組織召開常委(擴大)會,總結全縣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查找短板漏洞,深入分析問題癥結,研究建立長效機制……”11月12日上午,山丹縣委書記王韶華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擴大)會議,聽取全縣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有效機制和管理辦法梳理總結情況,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有經驗總結、有意見建議、還有爭論后的明確思路……這既是一次總結會議,也是問題研判會,更是一次謀劃部署會。
精細嚴謹 系統總結防控成果
“連續26次下發通告,適時調整管控等級,全面加強市場主體、小區樓院、交通卡口等社會面管控力度,切實阻斷疫情傳播鏈條,最短時間讓城市‘靜’下來……”
“嚴格落實縣級領導聯系鄉鎮包抓社區、科級干部包抓網格、黨員干部包抓樓院的管控工作機制,32名縣級領導聯系包抓全縣8個鄉鎮和6個社區,組織91個共駐共建單位黨組織和1200多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下沉包抓201個樓院(小區),真正讓市民宅在家里,非必要不外出……”
“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和黨組織作用,4000多名黨員干部、464名科級干部、2000多名醫護警力下沉一線,全力做好卡口值守、物資保障、流調管控及核酸檢測等工作……”
“組織3126名職工先鋒志愿者、1041名青年志愿者、1231名巾幗志愿者深入一線開展疫情防控服務,用愛和責任織密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為戰“疫”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
會上,縣疫情防控指揮部“一辦十七組”主要負責同志全面系統總結在此次疫情防控戰役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連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山丹縣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堅決貫徹中央及省市部署要求,堅持“內防反彈擴散,外防輸入輸出”,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盯緊薄弱環節和關鍵點位,在“全力固穩保成果”上下功夫,在“穩、細、實”上做文章,爭分奪秒,沉著應對,科學施策,堅決防范疫情擴散蔓延,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遭遇戰、殲滅戰,全縣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山丹縣壓緊壓實各級防控責任,嚴格執行社區防控方案,從嚴從細管好封控小區,從實從硬加強社會面管控。同時,加快推進小區防控信息化建設,推廣“門崗登記”小程序,有針對性地落實好電子門磁和智能體溫貼,切實做到管控快速精準、高質高效、規范標準、精細嚴謹。
與此同時,山丹縣還借助省市流調專家組力量,提升流調溯源效率和分析研判能力,堅決阻斷疫情傳播鏈條。充分整合縣內資源和第三方檢測力量,嚴格規范執行采樣、運送、檢測等操作流程,做到快采、快送、快檢、快報,防止樣本污染。嚴格落實院感防控主體責任,盯住關鍵部位,嚴格按規范、按標準、按程序操作,把防范工作落到每一個細小點位,堅決避免醫護人員和隔離點人員感染問題發生,牢牢守住院感防控底線。
為保障好日常供應,該縣加強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監測儲備,做到全鏈條對接暢通、點對點有效銜接,確保醫院、隔離點、交通卡口、封控小區防疫物資儲備充足,小區居民和農村群眾生活物資及時供應,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強大后勤保證。
疫情的變化時刻牽動人心,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疫情信息的需求,該縣迅速制定了詳細的宣傳方案,通過廣播、電視、政府門戶網站、“新山丹”APP、今日山丹微信公眾號等媒體矩陣,以圖文、短視頻、直播等形式,準確發布疫情信息,推送普及疫情防范知識,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消除群眾疑慮和恐慌。
建言獻策 健全防控長效機制
“疫情防控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常態化工作,是檢驗各級黨委和黨員領導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的一個重要窗口,是地方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痹诼犎×讼嚓P成果匯報后,王韶華表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全縣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們既要系統總結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經驗做法,又要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探索建立科學化、精準化、常態化的全流程全要素實戰化疫情防控網絡。
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偉表示,要堅持統籌資源,強化科技支撐,不斷提高應急救援隊伍實戰化、專業化水平。加快修訂完善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常態化開展實戰應急預案演練,統籌推進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社會救援隊伍三個層面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系。
“要緊盯‘黨政所需、群眾所急、群團所能’的領域,模塊化梳理志愿服務業務、專業化培訓志愿者隊伍,分層分類建立志愿者人員庫,提升隊伍的穩定性和戰斗力,保證在應急狀態下能夠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笨h委副書記周祖國建議。
“在社區120個網格基礎上,以現有201個小區樓院為單位,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團隊式服務’模式,整合社區民警、樓院長、志愿者、物業人員、社區報到在職黨員等力量,在每個網格組建一支穩定的網格服務團隊,探索建立‘社區發令、部門執行’的處置機制”??h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云表示。
“全縣絕大數的人口常住在清泉鎮,導致城鎮人口規模過于龐大,社區管理難度很大。建議積極向上匯報,爭取恢復設立城關鎮(或街道),專門管理城市社區,有效解決城市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的難題”??h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勇說。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新聞宣傳在輿論引導方面發揮了強大作用,但還存在前期新聞宣傳不夠及時有效、新聞發布不夠規范等不足。下一步要加強全縣新聞隊伍建設,在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上下功夫,努力提升業務素質和新聞宣傳水平,服務好全縣中心工作?!笨h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文勇說。
……
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中午下班時間,但會場內依舊情緒高昂,暢所欲言,紛紛指出各自在防控一線發現的問題和短板,為制定更科學合理的疫情防控長效機制獻言獻策。
會議最后,如何建立完善疫情防控長效機制?王韶華也“明確關鍵”:要積極構建科學化、精準化、常態化的全流程全要素實戰化疫情防控網絡;要把嚴防疫情輸入作為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做好打持久戰準備,筑起應對疫情輸入風險的堅固防線;要建立健全山丹縣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充分動員和發揮鄉鎮、村社、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志愿者的作用,健全完善快速反應的聯動協調機制,高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要固化核酸檢測小分隊、流調溯源尖刀班,緊盯交通卡口、高風險人群、協查推送等方面,做到常態化監測預警、機制化應急響應;要實行信息發布、物資儲備、社區管控、轉運隔離等環節固定化、鏈條化運行,做到模塊化整合業務;要綜合運用大數據、信息技術等手段,做到防控全流程信息化;要落實機構編制、人員力量,做到疫情防控辦運行實體化,為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完善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合理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分步推動縣級疾控機構和有條件的醫療機構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或改造升級,切實構建起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