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行走在高臺大地,延綿不絕的濕地蘆葦搖蕩、百鳥戲水,一座座溫室大棚內綠意盎然,項目建設快馬加鞭,小康住宅整齊排列,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畫卷。
五年來,高臺縣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以及高臺視察時的要求囑托,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縣經濟社會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效,為開啟高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堅持綠色轉型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五年來,高臺縣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穩住經濟基本盤,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發展動能不斷釋放,全縣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增強。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成粵港澳蔬菜供應、玉米制種、豬牛羊養殖繁育等產業基地,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模式初見成效。加快工業轉型升級,農畜產品加工、綜合能源、裝備制造、礦產建材和精細化工等產業集群不斷壯大,形成“一區兩園”工業發展格局。推進文旅產業破題發展,加快“旅游+”多業態融合發展,紅色文化旅游大景區初具規模,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綜合實力持續增強,預計2021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62.9億元,比2016年增長30.8%;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30.8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1200元和18400元,年均增長8.3%和9.4%。
堅持分類精準施策,脫貧攻堅圓滿收官
五年來,高臺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一號工程和頭等大事,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盡銳出戰、全力攻堅,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高臺答卷”。五年累計投入各級扶貧資金6億元,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全面提升,率先實現插花型貧困縣脫貧摘帽,1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395戶6865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大力實施“一戶一策”特色產業培育工程,創新實施“項目+合作社(企業)+貧困戶”精準帶貧增收模式,穩步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全部消除,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5983元增長到2020年的13845元,年均增長23.3%。
堅持治理保護并重,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五年來,高臺縣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舉全縣之力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修復,投入3.38億元組織實施生態項目57個,黑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工作扎實推進,各類生態環境問題按時完成整改。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河湖長制全面落實,“三清”“五改”工作扎實推進,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不斷提高,大氣、水、土壤主要環境質量指標全部達標。大力實施國土綠化工程,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5.4萬畝、種草封育10.8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13.1%。生態環境全鏈條監管持續加強,環境質量整體好轉,生態名片更加靚麗,綠色發展成為全縣人民的自覺和共識。
堅持增進民生福祉,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五年來,高臺縣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進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財政每年用于民生的支出穩定在72%以上。全面落實惠民政策,城鄉低保、社會救助擴面提標,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穩就業措施全面強化,基本民生保障不斷夯實。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依法科學精準開展防控,慎終如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實現了零輸入、零感染,確保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能力顯著增強。著力辦好民生實事,教育質量和水平穩步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文化體育服務體系逐步完善,食品藥品監管全面加強,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退役軍人等事業不斷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全省首家縣級科技館建成開放,城區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廠、高鐵大道、高阿公路等一批民生項目投入使用,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面推進,城鎮化率從2016年的44.47%提高到2021年的51.71%。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創新“三聯四?!比谫Y模式,新建東聯、南岔等連片20戶以上人居環境提升示范點41個,改建連片50戶以上居民點88個,創建清潔村莊87個,農村面貌整體改觀,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堅持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活力競相迸發
五年來,高臺縣把深化改革創新作為攻堅破題的有力舉措,堅持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協同配套、整體推進,累計部署實施改革任務657項。聚力破解瓶頸制約,農業農村、財稅金融、商事制度、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東聯村“三變+”改革模式在全省推廣。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原則,全面完成黨政機構、群團組織改革,順利開展事業單位改革,有序推動鄉鎮賦權擴能,城管執法、環評審批、司法公證等改革穩步推進。積極融入“雙循環”格局,做強通道經濟,加快搭建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供給平臺,開放型經濟增添新動能。堅持創新驅動,扎實推進國家級創新型縣建設,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全國青年創業示范園區”等基地平臺18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4%,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有效釋放。
堅持培樹文明新風,社會治理卓有成效
五年來,高臺縣始終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放在突出位置,積極培育文明新風,扎實開展法治建設,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道德典型禮遇關愛機制,扎實開展文明標兵、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培樹活動,凡人善舉不斷涌現,崇德向善蔚然成風,器官捐獻人數居全省縣區首位。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開展鄉風文明提升行動,“百姓大舞臺”“背包科普行”等文明實踐活動深受群眾喜愛,全縣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明顯提高。創新推進“五治”融合,“民情快遞”“一庭三所+”“四級七天”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模式全面推廣,新時代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持續深化平安高臺建設,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扎實推進,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等工作全面加強,營造了安居樂業的良好社會環境。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黨風政風持續好轉
五年來,高臺縣堅持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內政治生活更加規范,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加強輿情監測和陣地管理,開展“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主題宣傳,主流輿論持續鞏固壯大。深入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四抓兩整治”,創新推進基層黨組織“星級創建”工程,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水平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堅持精準科學選人用人,大力培養使用年輕干部和“三方面”干部,著力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鎮村換屆順利完成,干部隊伍結構更加優化。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扎實推進“作風建設年”“基層減負年”、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深入開展扶貧、民生領域專項整治,高質量完成省委巡視、市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實現屆內巡察全覆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紀律作風保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高臺縣將牢記殷切囑托,勇擔時代使命,傾力打造紅色文化名城,聚力建設綠色生態家園,奮力譜寫高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篇章!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