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網民樂訊? 近年來,民樂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興業和富民有機統一起來,推進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變,突出集群成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培育發展新動能,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大力發展鄉村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一體的全鏈條產業體系,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持續促進農民增收。
建基地。以土地整理推動土地流轉,以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經營,以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土地流轉面積56.6萬畝。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1.6萬畝,采取“管灌+滴灌”雙模式,實施水肥一體化和綠色標準化種植技術,共落實中藥材、馬鈴薯、高原夏菜等特色產業面積68.57萬畝,建設千畝以上的示范基地共78個,沿227線打造萬畝馬鈴薯水肥一體化省級示范點1個。草畜結合,飼草種植面積20.5萬畝,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227個,畜禽飼養量254.43萬頭(只),出欄量117.56萬頭(只)。
強龍頭。堅持外引內培并重,共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9家,其中良種繁育企業2家,種植企業3家,農特產品加工企業11家,畜禽養殖龍頭企業3家。深入實施合作社規范質量提升行動,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938家,全縣創建各類示范社334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達到7家,省級示范社35家,市級示范社147家,縣級示范社145家。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把農業規模經營戶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農場,新培育家庭農場12家。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流轉+訂單+技術培訓+農資服務+勞務務工”等模式,共帶動3692戶農戶參與產業發展,穩步實現增收。
延鏈條。按照“接二連三、農頭食尾”的發展思路,積極推廣“農業+加工”“農業+文旅”“農業+倉儲物流”的形式,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完善利益鏈。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12家,馬鈴薯加工企業主要進行馬鈴薯精深加工和主食化產品研發,年加工馬鈴薯淀粉2.5萬噸,粉條、掛面、餅干、薯片等加工產品5萬噸以上;中藥材企業主要進行中藥材切片加工,年加工量4萬噸以上;蔬菜企業主要進行洋蔥、大蒜、芹菜等蔬菜脫水或凍干加工,年加工3.5萬噸以上。
聚集群?!鞍凑债a業集群、龍頭集中、技術集成、要素集聚、保障集合”的思路,著力打造六壩鎮田園綜合體、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設施戈壁農業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戈壁農業設施蔬菜高標準栽培和集群發展,打造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種植技術最先進、節能環保程度最高的現代智能玻璃溫室,著力構建現代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海升一期20萬平方米和二期23萬平米現代智能溫室項目已建成投產,年產串番茄、乳瓜、彩椒等果蔬8000噸,年產值預計5億元。
創品牌。強化“三品一標”建設,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80個,其中2021年新認證綠色食品1個,有機食品4個。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面積達58萬畝,建立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基地19個。推行“區域品牌+企業品牌+農產品商標品牌”聯合創建,共培育“甘味”品牌企業商標品牌6個,區域公用品牌1個。積極承接組織濱河、銀河、臧燕麥和苗琳薯業等企業參加線上線下蘭洽會、北京“甘味”品牌展覽會、蘭州“甘味”品牌展覽會等展銷會、定西馬鈴薯產業大會,持續擴大銀河粉絲、馬鈴薯制品、紫皮大蒜等農特產品銷售規模,為民樂地區農產品提檔升級和農民增產增收開辟了新的路徑。(俞青 竇斌)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