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臨澤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堅持“一核引領、兩輪驅動、三級聯創、四廊打造、五步推進、四重保障”發展思路,扎實開展“百日加速行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十項重點工作”,統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2021年,全縣預計實現一產增加值23.5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10元,同比分別增長13.2%、14.5%。
堅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 闖出強村富民“新天地”
新春伊始,位于臨澤縣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園區內的臨澤縣怡泉新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20余名工人分散在各個車間正忙著收獲雙孢菇。目前,該公司2棟48間生產車間可實現日產雙孢菇10—12噸,實現年經濟效益3000萬元以上。
“我們充分利用扎爾墩灘戈壁荒漠資源優勢,在扎爾墩灘打造了占地3萬畝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園區,目前園區已累計完成投資7.24億元,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園區承載能力顯著增強,現已吸引44家企業入駐園區投資興業,2021年,園區年產值達到4.64億元以上?!迸R澤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自勤介紹說。
2021年,臨澤縣連續第14年出臺縣委1號文件,支持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圍繞全縣“4+1+N”產業體系,著力打造種、畜、菜、果和食用菌五大優勢特色產業,玉米制種基地穩定在25萬畝,被確定為新一輪制種大縣獎勵政策扶持縣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縣。加快推進跨區域標準化、規?;B殖小區建設,建成高莊等標準化養殖場區152個,牛、羊飼養量分別達25萬頭、54萬只。12萬畝蔬菜產銷兩旺,建成萬畝高原夏菜示范區3個,被確定為全省設施蔬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示范縣。立足資源、區域、生態優勢,加快南部紅棗長廊、北部葡萄長廊基地建設,發展以葡萄、紅棗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10萬畝。持續推進食用菌循環農業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生產各類食用菌8500噸,實現產值2.5億元,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園被確定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堅持以生態宜居為導向 提升美麗鄉村“新顏值”
新春佳節,走進臨澤縣倪家營鎮下營村高質量住房建設示范點,一棟棟風格統一的新房整齊排列,白墻黛瓦古樸清新,道路兩側,家家戶戶門前大紅燈籠高高掛,吉祥對聯貼門上,一派喜氣洋洋景象。
“以前的居民點望著不整齊還臟亂,現在高質量住房修好,房子格局設計比較好,收拾出來也比較干凈整潔。前面有花園菜園,中間有高質量住房,后面有養殖小區,環境十分優美,我們住起來也非常舒心?!毕聽I村村民繆自文說。
臨澤縣堅持把綠和水作為最大的生態特色、把凈和美作為城鄉群眾的共同追求,持續推進鄉村建設行動,著力打造丹柳路“鳥語花香”生態旅游、張羅路“琳瑯滿目”特色產業、312國道“車水馬龍”通道經濟、臨平路“泉水叮咚”生態經濟四條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帶。丹霞快速通道、沙柳路、臨平路等交通動脈建成投用,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加快高質量住房建設,采取“農戶承貸、政府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新建高標準住宅1708戶,拆除空置房1364戶,完成風貌改造6204戶。實施鄉村建設示范行動,打造梨園、小屯等10個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個1個示范鎮,示范帶動效應初步顯現,被確定為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深入開展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71個村全部建成清潔村莊,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大力實施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項目,深入實施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黑河腹地水生態治理修復等重點生態項目,被命名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堅持以鄉風文明為保障 樹立向上向善“新風尚”
比一比,誰家的被子最干凈,看一看,誰家兒女更貼心?年前,臨澤縣板橋鎮又組織開展“曬被子·比孝心”活動,每家每戶拿出自家老人過冬的被子,接受評議小組的“檢閱”。
“曬被子是小事,體現的是兒女們對老人的關愛和孝心。我們把“曬被子·比孝心”與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通過大張旗鼓評比先進、樹立典型,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履行贍養義務,孝老愛親氛圍更加濃厚,鄉風文明程度不斷提高?!迸R澤縣婦聯主席周海瑛介紹說。
臨澤縣把培育文明鄉風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組織動員城鄉群眾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鄉村文明程度。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講學對談1000余場次。廣泛開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和五星文明戶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深入開展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和特殊困難群眾關愛服務行動,以“曬被子·比孝心”、獨居老人“一鍵通”、困難群眾溫暖過冬等活動為載體,開展慰問幫扶活動882次,為全縣456名分散特困人員采購煤等基本生活物資82.9萬元,經驗做法被《學習強國》《人民日報》等中央和省市媒體廣泛宣傳。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有村規民約的村占比100%。開展治理高價彩禮推進移風易俗專項治理,引導全縣71個村健全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持續推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縣各類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榮獲全國信訪“三無縣”、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