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網山丹訊 山丹縣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晉五爭十”行動以來,村級組織自我保障、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有效增強了村級自我“造血”功能,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有力的經濟保障。
明確目標任務,責任落實到位。堅持黨建引領、因地制宜、市場導向、村為主導、改革創新的原則,2021年底85.6%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村級集體造血機制初見成效,力爭到2022年底,全縣所有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萬元,30%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2023年底,50%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將村級集體經濟“晉五爭十”行動納入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定期調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把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情況作為村黨組織評星定級、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精準分類施策,打破瓶頸壁壘。對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逐村研判分析,精準確定發展路徑,積極鼓勵申報中央和省級財政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對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中等村,將推動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作為工作重點,著力優化收入結構,變單一收入為多元增收。對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富裕村,加強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監督管理,不斷激活強村富民的內生動力。同時,選擇部分富裕村與落后村開展結對幫扶,釋放疊加效應,努力實現互聯互補、互促雙贏。
重點措施推進,激發振興活力。鼓勵村黨組織書記領辦創辦合作社,將村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同合作社的市場優勢、生產優勢雙向融合。各鄉鎮依據村情實際,指導所屬村選準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編制實施方案,積極向行業部門申報項目進行重點扶持。以位奇鎮錦繡田園、東樂鎮寒旱農業、大馬營鎮馬產業等10個黨建共同體作為示范樣板,引領致富帶富能力強、條件成熟的村黨組織以產品和產業為紐帶,打造各具特色的產業黨建共同體,實現抱團發展。積極引導在外務工經商人員、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等人才返鄉為村級發展出謀劃策、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序發展。 (錢寶成)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