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開擦亮幸福鄉村最美底色
——肅南縣大河鄉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綜述
雷蕾
文明,不僅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和榮耀,更是一座城市不斷發展的動力,對文明的追求是一座城市的終極目標。
肅南縣大河鄉統籌各方資源靶向發力,鍥而不舍地為啟動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而努力,不斷補齊短板弱項、提升品質內涵、增強惠民實效,高起點謀劃、高規格推進、高標準落實,抓常態、重細節、促長效,用文明擦亮幸福鄉村最美底色,進一步打開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新局面。
完善機制,常態長效,聚焦問題抓提升
近年來,大河鄉面臨著全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打造“食安肅南”品牌的雙重任務,審時度勢將文明創建與城鄉發展有機融合,提高創建效率,在常態長效創建上尋求突破。
“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大河鄉將全面對標對表,著力補短板、治頑疾、提品質、惠民生,為打贏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而不懈奮斗?!贝蠛余l黨委書記王叁俊說。
推行“黨建+專班+網格”管理制度,將指標分解到點,責任壓實到人,做到事事有人、人人有責。成立由鄉黨委主要領導為總指揮的創建工作專班,劃分20個網格,聘用18名網格指導員,20名網格長,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及全鄉發展規劃,制定明確的年度創建計劃進行目標管理,進一步明確創建的總體目標、實施步驟、責任分工等,多次召開調度會、推進會、總結會等,建立月通報、季小結的督導制度,對創建重點工作、市縣反饋交辦問題以及鄉自查問題跟進檢查,敦促對照問題清單抓整改。
“我每天都能見到我們的村書記、副書記等村干部在村上巡邏,遇到哪個垃圾桶要更換了、哪家門口有垃圾了、誰家后院有“三堆”問題等,他們都會及時督促整改,村里有工作我們都會全力配合,咱們村的人居環境正在持續改善,我感覺非常幸福?!碧鞓驗炒宕迕耨T愛民說道。
宣傳發動,全民共建,同頻共振聚合力
大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結合實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五化”提升、春季綠化、“美麗庭院”創建活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肅南縣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三進三問三查保穩定促發展惠民生”活動等工作,入戶走訪、征求意見、積極動員,鼓勵群眾利用村頭巷尾、房前屋后的閑置土地,見縫插綠,種植蔬果花草,最現實、最急需解決的“臟亂差”問題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迎來了蛻變。白莊子村婦聯主席顧雪蓮說:“自己用心打造的家園才最舒心,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
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是文明創建的基礎性工程,在長年累月中形成的個別不良生活習慣成為文明創建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為改善這部分生產生活習慣,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大河鄉突出戶外和服務窗口宣傳相結合,在社區樓宇間、樓道樓梯間、鄉村各道路口、醒目位置處設置公益宣傳廣告牌和市民公約、講文明樹新風等標語400余條塊,維修更換戶外宣傳欄、宣傳牌90余處,發放各類倡議書1.4萬余份,增設建筑工地圍擋公益廣告70余平方米,在“幸福大河”微信公眾號發布相關原創信息30條,轉發相關內容70條,密集開展宣傳報道,引導群眾逐漸形成了全面動員、主動參與的濃厚氛圍。
至目前,我鄉共配備垃圾壓縮車3輛、勾臂車8輛、電動保潔車18輛、勾臂車垃圾斗21個、大型垃圾斗128個,推行垃圾分類,發放戶用垃圾桶1606個,分類垃圾桶58套,并實現5個百分百的目標,即村級垃圾收集點覆蓋率、“一村多斗”(集中收集垃圾斗)覆蓋率、“一戶一桶”(戶用垃圾桶)覆蓋率、全鄉垃圾收集清運率達10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為100%,助力實現農村“風”“貌”雙提升。
以德化人,文明入心,蓄足動力謀幸福
大河鄉各農牧村通過黨支部“三會一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群眾活動及重要會議等,圍繞文明出行和移風易俗新風尚,通過文明知識宣講和進村入戶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進一步引導群眾倡文明樹新風。西柳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全曉云說:“我們通過志愿服務和文明宣傳等方式,以潛移默化的形式,不斷引領樹立文明新風尚、新生活”。
不斷發展壯大志愿服務力量,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試點建設工作,掛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個、實踐站18個,志愿者數量達350人,志愿服務時長達8.9萬小時,大力宣傳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建筑圍擋、主干街道、室外電子屏等廣泛刊載公益廣告,讓公益廣告成為最亮麗的城鄉風景。
2021年持續深化拓展“我們的節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等品牌文化活動12次,開展“情系端午畫龍舟·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舉辦“學黨史、知黨情、頌黨恩、跟黨走”知識競賽、機械剪毛及賽羊、“祈福團圓燈·中秋節”親子手工制作活動等節慶文化活動,持續增強文化自信,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大力推介“百草園”閱讀軟件的下載工作,使活躍用戶達到1000人以上,全年免費送電影204場(次)、“戶戶通”衛星電視接受機36套,積極參與舉辦重大節慶文體活動,年內共舉辦各類文體活動達30場(次)。
榜樣引領,共譜新篇,構筑城市精神氣質
文明是城市的口碑,文化是城市的底蘊,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榜樣模范事跡”成為所有人爭相敬仰、學習的標榜。他們有的見義勇為,有的助人為樂,有的誠實守信,有的孝老愛親,有的敬業奉獻……越來越多的“身邊偶像”典型在這些活動中被發掘出來,成為人人贊頌、學習的榜樣,向善、向美、互助、友愛的美德蔚然成風。
全省“優秀共產黨員”顧正禮,在海拔4350米的肅南縣大河鄉上,用“心”丈量這片高原的土地,把生活軌跡烙印在美麗的草原……“五星文明標兵戶”“向上向善好少年”的推選、道德講堂和馬背書屋等形式開展的深化公民道德宣講、孝老愛親和文明餐桌主題活動等,宣傳了好家風好家訓,傳承了中華孝道和敬老之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鮮活的載體,形成了爭做“好人”的濃厚氛圍。大力實施文明家庭、好人榜、“五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道德模范等評先樹優活動,激發群眾的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通過開展道德模范學習宣傳活動,凝聚全社會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引導群眾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榜樣就是一根標桿,為了掀起百姓學習榜樣典型的熱潮,大河鄉結合肅南縣創新開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堅持示范引領,深化“好聲音”“微課堂”“微喇叭”等線上線下互動式理論宣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們中間傳遞擴散、入腦入心,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堅持恒心,惠民利民,鍥而不舍抓創建
全域創建,共建共享,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展示窗口。目前,大河鄉實現了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村實踐站建設全覆蓋,深入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牧童之家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務進日間照料中心、環境整治志愿服務等活動……”越來越多的大河鄉黨員群眾自覺加入了志愿服務活動,筑建了肅南縣大河鄉文明建設的高地。
全鄉18個行政村全覆蓋建立紅白理事會,推進“一約四會”建設,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保障公共服務、保護生態環境,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鄉文明創建工作整體水平提升?!按蠛邮俏壹摇?、“共建共享美好家園”、從“要我創城”向“我要創城”轉變成為大河農牧民群眾的普遍共識,主動維護環境衛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積極參與各種志愿活動、自覺提升自身內在素質……越來越多的居民群眾自覺行動起來,從點滴做起,以自我示范大眾,凝聚起了肅南縣大河鄉創城的強大力量。
善作善成,久久為功。近年來,大河鄉積極投身文明城市創建和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講品行、講道德、講文明日益成為創建“幸福大河”加油助力,文明浸潤下的肅南縣大河鄉,正以前所未有的嶄新姿態走向明天!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