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網肅南訊 肅南縣皇城鎮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融入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民創建,全域覆蓋,主打管理、宣傳、示范、發展、法治“五張牌”,唱響民族團結進步“主旋律”。
打好“管理牌”?;食擎偽挥谄钸B山冷龍嶺東端,南與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毗鄰,北同金昌市永昌縣相接,東與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相連,西與中牧山丹軍馬場為鄰。全鎮轄18個自然行政村、居住有裕固、藏、漢、回、土、蒙古、滿等10種少數民族。立足邊界線長,多民族聚居的現狀,該鎮始終堅持從政治上把握民族關系、看待民族問題、推動民族工作。把民族團結進步先行示范區創建工作納入黨委、政府重要工作范疇,成立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了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為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打好“宣傳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十進”活動,通過微信群、企業微信、皇城發布等新媒介,對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事跡進行廣泛宣傳;印制宣傳彩頁入戶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通過黨員大會、群眾大會包村領導開展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黨課、理論宣講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活動,讓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走進基層、走進群眾、走進生活,每年開展各類宣傳活動60余次,各族群眾參與互動超1000余人次,切實增強了農牧民群眾對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互聯網+民族團結”行動,推動優秀民族文化作品數字化、網絡化傳播,不斷滿足互聯網時代各族干部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讓主旋律、正能量充盈網絡空間。
打好“示范牌”。穩步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縱深發展,立足自身區位優勢,依托“2+3”示范村建設,打造特色鮮明的民族團結教育陣地,更好的促進各族群眾感情相融、心靈相通;積極配合參與肅南縣與青海省門源縣建立民族工作部門協作聯動機制,開展民族團結進步“聯創聯建”活動。
打好“發展牌”。始終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著力點,努力讓各族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重點培樹在鄉村振興中引領群眾增收致富的先進典型,民族團結互融共促、為民服務解難題的示范單位等做得好走在前的典型;持續挖掘、樹立和宣傳群眾身邊民族團結進步家庭的感人故事,宣揚夫妻和睦、尊老愛幼、科學教子、勤儉持家、鄰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加強模范表彰、示范命名與創建工作的有效銜接,激活先進典型培育的源頭。
打好“法治牌”。注重強化法治政府建設,確保民族事務治理在法治軌道上運行。結合“平安肅南”、“八五”普法、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12·4”憲法宣傳日等,加大民族政策宣傳力度,“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更加深入人心。深入推進民族領域“放管服”改革,實現了“一網通辦”。貫徹落實民族領域法律法規,依法維護民族地區群眾合法權益,不斷完善民族事務依法治理監督體系。加強對網絡輿論的引導和管控,積極開展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培養融洽感情的工作,有力有效促進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李潤萍)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