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丹縣文體廣旅局及時調整文創發展思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做好“文化+”“旅游+”工作,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積極研發蘊含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多渠道多形式搭建文化旅游產品發展平臺,讓文化產業日益成為山丹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動力。
制定出臺2022年擴大文化旅游消費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鼓勵引導博物館、文化館開發富有創意的文化創意產品。爭取縣財政撥付擴大文化旅游消費試點工作專項經費60萬元,培育打造有特色、差異化的文化消費綜合聚集區2家以上。著力實施旅游景區文化提升計劃,深度挖掘景區文化內涵,加快開發吸引游客參與的互動項目,著力打造高端體驗產品,開發再現、活化、衍生等系列主題旅游產品。近年來,涌現出集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文化旅游創意企業及個體經商戶近50家。目前,初具規模的文旅創意產品企業有:丹美工藝美術有限責任公司、文博工藝有限責任公司、石木堂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中藝興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冰玉美術有限責任公司等10多家,非遺傳習所及文化名家工作室20多家,這些公司研發出的包括剪紙、烙畫、麥稈畫、刺繡、文物復制品、木雕、根雕、玉雕、馬文化系列和紅棗木文旅系列產品等10多類。獎勵文博工藝、丹美工藝、石木堂等三家企業資金15萬元。
讓文創產品接地氣更具“才氣”
利用博物館、文化館等單位館藏資源開發文化創意產品,促進文化傳承傳播,組織全縣文化旅游創意企業深入縣博物館、文化館,圍繞提升山丹縣文化旅游產品品牌知名度,采取聽取講解、實地學習、小組研討相結合的方式,以現代的設計理念,把故事、藝術、觀賞、趣味等內涵融入設計,研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通過文創產品將文物背后的人文情懷、藝術造詣、時代精神播種在廣大觀眾和社會公眾心中。通過集思廣益,研發出了《勵志墨池》、《紅棗木車載龍門鈴香薰》、《麥稈小掛件》等符合大眾消費需求的文化創意產品?!渡降ゑR》、《四喜娃娃》、《胡騰舞》、《紅棗木頸椎加熱藥枕》等文創產品及生產裝置設備、技術獲得國家級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共計140多項;剪紙、烙畫、麥稈畫等非遺作品分別獲得國家級獎勵6項、省級5項、市級12項。
“文化+”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積極推進文旅、農旅、林旅、商旅、工旅等融合發展,培育新業態、新產品和新的市場主體,加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擴大旅游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精心策劃高質量舉辦旅游文化藝術節、春節系列文化活動、鐘山寺、大佛寺、賜兒寺、祁店“冬至”等特色品牌民俗文化節以及重大節慶活動和“快樂老鄉”、“消夏周末”、“ 三下鄉”等惠民演出活動,組織文創企業將文創產品在活動現場展示展銷,讓文化旅游創意產品在山丹大地活起來、亮起來。已連續三年成功舉辦“經典蘊藏 活色生香”系列非遺文化藝術節,剪紙、烙畫、麥稈畫、刺繡、木雕、根雕、玉雕、馬文化系列、紅棗木文旅系列產品和攝影圖片等文創產品紛紛登場亮相,大幅度提升文創產品的影響力和文創企業收入。在各類活動中,將非遺文化、民俗文化及特色文化旅游活動與文化旅游產業有效融合,走“公司+展銷+市場”式文創產品通向市場的路子,并與互聯網相結合,形成線上付費線下銷售的便利游客模式。
多形式拓展文創產品交流渠道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發放“文化消費”優惠券3萬多張,拉動文化消費,激發文旅市場消費潛能。積極組織文創企業參加北京亞洲文化旅游產品展、深圳文博會、敦煌文博會、西安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等大型展示展銷會;堅持每年組團參加蘭洽會、張交會等旅游產品宣傳推介會。持續促進人才、資金、技術、文化等要素資源加快集聚,推進“名企、名人、名園”建設,加快形成文創產業集聚區,全面拓展縣域文創產業的發展空間。擴大文化的影響力,在抓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山丹文創知名度,為優秀創意找市場。以文旅文創高質量發展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