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初冬時節,來到民樂縣豐樂鎮林區,只見林區卡口秩序井然,林區要求防火期禁止任何人或車輛進入。該鎮張滿村村民劉雄德聲音洪亮、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作為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生態護林員,我認真做好份內工作,如實作好守護日志,對林區內發現的問題,及時制止并向上級部門匯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倍加努力,更加珍惜黨和政府給我的這份工作,努力回報社會?!?/p>
“林草局作為生態扶貧行業主管單位,發揮職責作用,依托生態護林員、草管員和退耕還林、林業產業等重點項目,統籌推進生態扶貧工作,加大林業重點生態政策項目向貧困鄉鎮傾斜力度,形成共商共促工作合力,發揮生態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達到帶動貧困人口增收的目標?!泵駱房h林草局副局長李蔭國說。
建立多元化生態扶貧保障
根據中央精準扶貧中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的政策要求,2017年我市在山丹縣和民樂縣實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項目。項目實施以來,兩縣嚴格按照《甘肅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細則(試行)》規定,開展生態護林員的選聘工作。4年來,生態護林員項目穩步推進,人員數量和補助資金都呈逐年遞增趨勢,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2402人,補助資金1921.6萬元。每年每人補助8000元,通過一卡通足額兌現生態護林員勞務報酬,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既保護了生態,又實現了幫貧助困,切實助推脫貧攻堅。
2019年,全市共選聘草管員941名、中央財政安排報酬188.2萬元(其中:甘州區15名、臨澤縣26名、高臺縣265名、山丹縣114名、民樂縣162名、肅南縣210名、山丹馬場122名、省綿羊繁育站27名)。在具體選聘過程中,各級林草部門統籌考慮,選聘建檔立卡貧困戶193人,按照《甘肅省草原管護員管理辦法》要求,草管員的管護勞務報酬每人每年2000元,實行按年度從“一卡通”予以兌付。通過設置公益性草原管護崗位,助力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收入困難戶家庭成員就業,提高禁牧區、草畜平衡區草原管護力度?!叭瞬回撉嗌?,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018年,全市結合精準扶貧落實退耕還林面積12610畝,涉及3個縣區,13個鄉鎮27個貧困村616戶貧困戶。2019年,全市新一輪退耕還林涉及民樂1個縣6個鄉鎮18個貧困村585戶貧困戶,面積4049.22畝,全部由村集體進行土地流轉企業(大戶),貧困戶獲得流轉費48590.64元。目前,各縣區退耕還林工程受益貧困戶均建立臺賬,做到戶數清、人數清、底子清。
落實精準幫扶提升產業扶貧
堅持精準扶貧、產業到戶原則,把產業項目與脫貧增收有機結合起來,傾斜支持貧困鄉村、精準扶持貧困人口,為增加農民收入和貧困人口脫貧提供產業支撐。至目前,全市經濟林果總面積88.06萬畝,木本油料4.38萬畝,其中,貧困片區及周邊發展以林果業、木本油料、種苗花卉為主的特色林業產業3.3萬畝,輻射帶動貧困戶增產增收。
選派有實踐經驗的技術專家在貧困村規模種植基地指導產業發展,向貧困戶參與率高的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傾斜實施標準化示范項目等科技扶貧行動。結合貧困戶需求、意愿和發展實際,加快培育愛林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技術能手,使之成為帶領貧困戶發展產業領頭人,達到“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智力扶貧成效。近5年,累計完成葡萄、杏、梨等林果實用技術培訓523場次,培訓林農10455人次,有效提高了貧困農戶科技素質和勞動力技能,實現扶貧工作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結合退耕還林工程、三北防護林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大力推行“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機制模式,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政府支持的辦法,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通過訂單生產、入股分紅、租賃經營、園區務工等方式拓寬增收渠道。其中,山丹引導鼓勵陳戶鎮寺溝村流轉土地500畝種植枸杞,大馬營鎮中河村流轉土地150畝栽植樹莓,老軍鄉硤口村流轉土地800畝種植優質梨、杏,位奇鎮馬寨村流轉周邊土地3500畝種植枸杞,創建山丹綠色枸杞基地,吸納當地貧困戶就近務工,肅南縣3個貧困村周邊發展以杏、枸杞為主的提質增效基地建設2233畝,輻射帶動貧困戶增產增收。至目前,累積吸納周邊貧困農戶2000多人務工,累計增加收入840萬元。
心懷責任做好駐村扶貧工作
“脫貧攻堅工作中,市上幫扶單位不管從財力、物力、人力上都給予了大力扶持,2015起每年都給予資金用于修建村委會和居民房屋,為交通大林帶提供苗木,下派幫扶負責人入戶精準幫扶,余家城村村容村貌和村民整體收入得到很大提升?!备手輩^花寨鄉余家城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史超說。
今年,市林草局圍繞“3+1”沖刺清零后續提升行動,按照“六個精準”要求,結合該村幫扶需求,籌集資金6萬元,重點圍繞“五小產業”發展和危舊房改造,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結合“百日攻堅”行動,組織幫扶責任人,圍繞“三精準”“三落實”“三保障”問題,先后5次深入貧困戶,開展過篩子式的大起底、大排查,重點對接增收計劃和幫扶措施,對標對表,動態調整“一戶一策”幫扶計劃,通過采取行之有效的計劃措施,努力降低疫情對脫貧戶增收帶來的影響,幫助脫貧戶增收。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既要生態建設,也要脫貧致富。生態扶貧是將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的一種扶貧工作模式,也是推進綠色發展、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行動,是實現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的“雙贏”之舉,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項偉業。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