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張掖日報融媒體記者 祁曉蓓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甘肅、親臨張掖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在山丹馬場視察時指出:“這些年來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到治,大見成效。走到這來看一看,才能感受到祁連山生態保護的作用、生態屏障的作用,這都是國家的戰略格局,新發展理念在你們這里得到最好的體現,繼續把它向前推進。我們發展到這個階段,不能踩著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引導,綠水青山可以成為金山銀山。要正確處理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的關系,積極發展生態環保、可持續的產業,保護好寶貴的草場資源,讓祁連山綠水青山常在,永遠造福草原各族群眾?!绷暯娇倳浽诳疾煺{研結束時召開的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正確處理開發和保護的關系,加快發展生態產業,構筑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p>
一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殷囑托言猶在耳。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決扛起筑牢守好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責任,堅決做好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擔負起當代“牧馬人”的時代責任。2019年,張掖市成為全省唯一被生態環境部表彰命名的“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祁連山生態環境整改整治做法入選中組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被生態環境部領導評價為全國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治的“教科書”“博物館”。
堅決扛起筑牢守好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責任
一年多來,全市各級各部門旗幟鮮明地把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作為引領發展的總方略、推進工作的總綱領和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正確思路、解決問題的有效舉措、推動改革發展的實際成效,堅定不移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牢固樹立“生態優先、保護第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扛起筑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和歷史責任,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家園更美麗”成為全市干部群眾的不懈追求。
全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進入收尾階段,累計完成投資15.43億元,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117個項目全部完工。投入資金50億元,大規模開展“一園三帶”造林綠化建設(祁連山國家公園和黑河生態帶、交通大林帶、城市綠化帶),完成營造林163.87萬畝,修復“三化”草地170萬畝,帶動全市近三年每年造林面積均達到50萬畝以上。
堅決做好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把整改整治祁連山生態環境作為“天字一號工程”,全面落實“雙保險”責任制,通過“雙固定、雙督查”方式,按期完成占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76%的張掖段整改整治任務并通過省級驗收,祁連山草類蓋度提高10個百分點。持續加強炕煙爐煙、燃煤鍋爐、道路揚塵等污染整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3.4%,連續三年穩定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認真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建設項目如期完成,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全國第二。全域無垃圾三年行動取得實效,農業面源污染有效控制,土壤環境質量達到清潔等級,民樂縣、肅南縣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深化生態環境“全鏈條”監管模式改革,建立網格監管、損害賠償等制度65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效第三方評估位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建成以衛星遙感技術運用為主體的“一庫八網三平臺”生態環保信息監控監測體系,成立祁連山林區法院和林區檢察院,建立多部門聯動執法機制,實現環保監察全方位、無縫隙管理。肅南縣被列為國家生態補償試點縣,甘州、臨澤、高臺、肅南4個縣區被列為全省黑河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
堅決擔負起當代“牧馬人”的時代責任
夏季的山丹馬場綠草茵茵,湛藍的天空不時飄過幾片白云,遠處山坡上的馬群時而低頭覓食,時而耳鬢廝磨,馬場草原一派靜謐和諧。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丹馬場時強調指出:“保護好祁連山生態環境,對保護國家生態安全、推動甘肅和河西走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边@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把握張掖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功能和地位。張掖市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基礎性、底線性任務,堅決做到“凡不符合國家生態環保政策法規的決策一個不能定、項目一個不能上、事情一件不能辦、活動一項不能搞”,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如今,山丹馬場“牧馬人”始終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突出位置,時刻不忘保護祁連山這個“綠色肺葉”和“高原水塔”,堅持生態立場發展戰略不動搖,著力開展退耕還林、禁牧休牧,控制草場載畜量,草場生態逐步向好。認真落實生態治理建設項目,在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礎上,先后實施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祁連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植被恢復等項目,牧草生長結構、草原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和改善。建立健全草原管護體系,山丹馬場共投資296.9萬元,購置防火設施設備,修建防火物資庫,成立草原監理站,建立4個草原監理和防火機構,區域內草原管護效果持續提升。嚴格落實甘肅省、青海省農牧廳和山丹馬場三方商定祁連山傳統共牧區實施草原禁牧的要求,制定工作推進措施,逐點逐戶宣講政策,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將禁牧任務靠實到場、隊、戶,禁牧措施得到落實,禁牧效果明顯。充分利用青割燕麥草、大麥、青稞秸稈資源,每年有計劃地儲備冬季飼草料,并預留茬地20萬畝,減少牲畜在草原上的采食量和放牧時間,減輕冬春草場壓力。同時,減少秋翻地面積,加強耕地涵養水分功能,有效抑制揚塵,避免焚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污染。每年11月至來年4月底在茬地放牧,5至10月底進入天然草場放牧,輪牧已成為制度和職工的自覺行動。區域內草原植被覆蓋度、植被高度、草產量逐年增加,許多罕見的野生動物也頻頻出現在保護區內。山丹馬場全面完成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任務,實施退牧還草等生態修復項目,馬場高寒草甸植被蓋度達97.6%、山地草甸植被蓋度達96.92%、森林覆蓋率達46.56%,生態環境呈現良性演替趨勢。
堅決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近年來,張掖市各縣區城市新增多處城市公園、小綠地,裸露土地見縫插綠,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健身的場所,為進一步打造“濕地之城”“戈壁水鄉”和建設生態張掖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兩山”理論正在張掖各地的生動實踐中不斷得到印證,隨處能看到綠意盎然的景象、依水而居的村莊,生態環境逐步改善,鄉村顏值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新建改建衛生戶廁2.82萬戶,行政村衛生公廁實現全覆蓋,實施風貌改造1.58萬戶,全市73.4%的村創建為清潔村莊,農膜回收、尾菜處理、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秸稈轉化等均完成省上下達指標,高臺縣被確定為“全國農膜回收區域補償制度試點縣”。探索推行“三個不增加”融資模式,全市拆除危舊房1.06萬戶、新建房屋4083戶,民樂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生態宜居搬遷項目加快實施,1萬余戶4萬多人分房到戶。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配套完善農村水、電、路、氣、管、網絡、通訊和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加大改炕改廁、村莊綠化工作力度,整體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