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盛夏時節,走進山丹縣李橋鄉高廟村,不論是田間地頭,還是水渠路旁,放眼望去,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在高廟記憶民俗文化產業園,鄉村記憶體驗區、大棚采摘區、美食體驗區人頭攢動,游客們或采摘農特產品、或品嘗特色美食、或參觀舊時農耕文化,盡情體驗享受田園樂趣。
這個焉支山腳下的小山村,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大力推行“黨建+”發展模式,成立全市首家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精心打造鄉村旅游服務綜合體,走出了一條“以農促旅、以旅強農、農旅融合”黨建引領鄉村發展新路子。去年,高廟村被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評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黨建+隊伍”,建強基層組織戰斗堡壘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高廟村黨總支以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為抓手,持續發力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高質量完成村“兩委”換屆,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選聘1名未就業大學畢業生擔任村文書,儲備村級后備干部13名。積極推行“線上+線下”教育培訓模式,通過領導授課輔導學、主題黨日普遍學、微信短信推送學、特色活動實踐學、運用媒體廣泛學“五學”措施,組織黨員群眾深入學習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和致富技能,有效提升了黨員致富帶富能力。同時,全力推進村級活動場所優化升級,合理設置黨群活動室、“五治”工作室、便民服務室、農家書屋等,抓實抓細村干部坐班制度,創新開展“黨建+”“365黨建服務”等活動,公開小微權力清單13項62條,細化辦事流程,最大限度滿足群眾需求,架起黨群“連心橋”。
“黨建+產業”,開辟群眾致富有效路徑
2015年3月,高廟村搶抓發展鄉村旅游機遇,牽頭成立全市第一家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高廟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村黨組織大力推行“黨組織+合作社+貧困戶”“黨組織+黨員能人+貧困戶”發展模式,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先后投資640多萬元,建成高廟記憶民俗文化產業園、錦繡田園生態觀光休閑園2大主題示范園區,建成鋼架大棚20座、日光溫室大棚8座,扶持農戶建成農家休閑苑3家、鄉村客棧3家、農產品加工小作坊1個,精心打造集“鄉村記憶——農耕館、鄉村客?!r家炕、鄉村味道——罐罐席、鄉村工廠——小作坊、錦繡田園——休閑園”5張特色名片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服務綜合體。目前,高廟村鄉村旅游服務綜合體年收入已突破150萬元,年接待游客11萬人次,受益群眾98戶345人,帶動周邊村社232戶群眾實現增收致富。
“黨建+生態”,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高廟村黨總支始終以農耕文化和鄉村記憶為主線,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為追求,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全力打造“綠色”高廟。緊緊圍繞全縣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發動黨員群眾、村社干部、公益性崗位人員對環李橋水庫、馬營河流域、鄉村旅游景區、民宿客棧等重點區域開展植樹造綠,拓寬通村公路2公里,種植風景樹2000多棵、花灌木6000多棵,形成路路綠樹成蔭,春有花、夏有果的天然氧吧。同時,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完成衛生廁所改造106戶,建成垃圾集中歸集點6個,新建3000平方米文化廣場1處、鄉村大舞臺1座,并修建了文化長廊。今天的高廟村,流水潺潺、綠樹成蔭,實現了美麗農家和鄉愁記憶有機融合,鄉村旅游和鄉村振興協同互促。
如今,在高廟村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處處演繹著黨組織牽頭引領、黨員創先爭優、黨群和諧互動、黨建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時代勁曲。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女人爽到喷水的视频大全,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